坐落在馬來半島的中廣核馬來西亞EMPP燃氣發電廠,是東南亞規模最大發電效率最高的燃氣發電項目,年發電量可滿足馬來西亞半島近10%的總電力需求。
近日,南方日報特別策劃“四海行思錄·‘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絲路Walk”,實地探訪馬來西亞EMPP燃氣發電廠,為我們講述中廣核將清潔能源帶向全球,共建“一帶一路”產業生態圈的故事。
全文如下
▲戳視頻,跟隨記者實地探訪EMPP
從位于南半球的印尼出發,跨過赤道,我們來到了海風徐徐的馬來半島。馬六甲海峽航道內,船舶來往匆忙,不遠處,三座巨大的紅白相間的燃氣發電裝機設備聳立在岸邊,這里的發電量能滿足馬來半島10%的電力需求。
這座東南亞最大燃氣發電廠和數千公里外的廣東有怎樣的淵源故事?“四海行思錄·‘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絲路Walk”實地探訪。
今年是馬來西亞華人黃瑋霖加入中廣核馬來西亞EMPP電廠的第三年,在此之前,他曾在印尼爪哇島的棕櫚油企業工作多年。“這里提供了約2500個就業崗位,讓我們有機會回到家鄉,在馬六甲州安居樂業。”他說。
作為EMPP的財務與行政高級經理,黃瑋霖對電廠的情況如數家珍,“這里采用全球最先進高效的燃機技術,發電效率超過60%,為馬來西亞將近400萬戶家庭提供清潔、穩定電力供應。”
“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指導下,我們積累了豐富的國際化經驗,也夯實了中廣核清潔能源事業走向全球的基礎。”中國廣核能源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兼埃德拉電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戴洪剛說。
以中廣核為代表的更多粵企在馬來西亞投資興業,不僅帶動當地基礎設施建設升級、惠及民生,也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中國公司進入馬來西亞市場,帶來更高效率的同時,隨之而來的知識共享和技術轉移也有助于提高馬來西亞公司的現代化水平。”馬來西亞理科大學經濟系教授連惠慧認為。
今年是中馬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十周年,作為最早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之一,馬來西亞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成果豐碩:在吉隆坡地標建筑雙子塔下,中國品牌廣告隨處可見,華為、小米等電子產品專賣店遍布一線商場……
兩個月前,馬來西亞智能溯源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戴偉發剛結束在廣東的走訪回到馬來西亞,“這趟走訪了廣州、深圳、佛山好幾個地市,很有收獲。”他介紹。目前,他正與廣州軟件應用技術研究院推進跨境食品安全溯源平臺項目的合作,希望通過區塊鏈平臺實現中馬食品追溯數據的跨鏈交換和共享。
“我們希望在共建‘一帶一路’的基礎上,中馬兩國進一步擴大合作領域,比如向人工智能、新能源、數字經濟等方面拓展。”戴偉發說。